表面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表面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资讯】摘穷帽更要拔穷根白桤木

发布时间:2020-11-04 07:48:32 阅读: 来源:表面厂家

摘“穷帽”更要拔“穷根”

讯:

巍巍蒙山高,悠悠沂水长;一曲《沂蒙山小调》悠扬婉转传千里,一段红嫂故事可歌可泣动四方……

这里是位于沂蒙山腹地的革命老区山东省沂水县。当年,这里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;而如今,一场新的精准脱贫攻坚战,正在沂水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。

“不但要摘‘穷帽’,更要拔掉‘穷根’,实现真正的脱贫。”沂水县委书记刘贤军言语铿锵,“整合全县之力,以建立‘精准脱贫长效机制’为核心,与美丽乡村建设、现代农业发展、基层组织建设、涉农资金整合、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相结合,抓实抓牢‘精准’二字,逐村制订脱贫方案,逐户寻找解决办法,坚决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战役。”

精准谋划,创新机制,明确目标,千方百计为脱贫

沂水县地处沂蒙山革命老区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淳朴的老区人民“最后一口饭,送去做军粮;最后一块布,送去做军装;最后一个儿,送他上战场”,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。改革开放以来,老区人民紧跟全国经济发展步伐,经济实力不断增强,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。然而,“沂蒙山区、革命老区”的实际,却成为新时期沂水经济发展的障碍。

按照国家精准识别的要求,2015年沂水还有省定贫困村92个,全县贫困人口4.45万户、7.05万人,占临沂市的七分之一,而临沂的贫困人口占山东的六分之一,是山东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市之一。而且,为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要求,山东基于沿海经济强省的实际,提出了“自2016年起,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”的目标。

时间紧,任务重。面临着脱贫攻坚的重任,沂水首先对全县的贫困人口进行了摸底调查,并对每户贫困家庭建档立卡。翻开一本“精准脱贫档案”,你会发现从家里占有田亩数、人均年收入、致贫原因到房屋结构、具体的家用电器等等都一一登记在册,并配有图片,记录详实足以勾画出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图景。从属性上看,全县贫困人口大都属于相对贫困,主要是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;从人口分布来看,贫困人员85%集中在边远乡镇、库区;从致贫原因来看,因病因残致贫的占83%,因缺资金、缺技术致贫的占7%。

基于上述实际,沂水县在今年年初出台了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》和《行动方案》,坚持“精准识别、精准对接、精准施策、精准评估”,以建立“精准脱贫长效机制”为核心,整合全县资源,逐村逐户制订“整体脱贫综合解决方案”。建立了“数据资料、责任网格、扶贫措施、政策支撑、层级指挥、督查考核”六大精准扶贫体系,确定了重点贫困村实现“五通十有”实施方案,开辟了库区村、北部山区重点贫困村和西部山区重点贫困村三大精准扶贫主战场,成立了现代农业和旅游扶贫、金融和电商扶贫、光伏扶贫、 “五通十有”扶贫、社会力量扶贫、易地搬迁扶贫6条精准扶贫工作线。

一场脱贫攻坚战在沂水县全面铺开,目标:2016年实现 36230人脱贫,40个重点贫困村“摘帽”;2017年实现39302人脱贫,52个重点贫困村“摘帽”,基本完成脱贫任务;2018年巩固提升,全面兜底脱贫,稳定实现“两不愁三保障”。

产业脱贫,旅游脱贫,光伏脱贫,户户都有好办法

驱车行驶在四十里堡镇长虹现代苹果园区里,眼前的景象颇为壮观。一边是进入挂果期的果树,枝繁叶茂;另一边,新栽的果树苗正茁壮成长,套种的花生覆盖着白色的地膜,在初夏的阳光下格外耀眼。

镇党委书记杨振龙介绍了他们的精准脱贫实施方案:按照现代农业精准扶贫工作线,四十里堡镇重点扶持8个村23户60人发展果园,扶持5个村7户19人发展大棚蔬菜,扶持14个村113户182人流转土地,通过培植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,优先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种植、经营等岗位,传授管理技术,提高生产技能;同时支持引导合作社、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通过利润返还、土地入股等形式,使贫困户更好地参与、受益产业发展,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。

四十里铺镇的现代苹果园区让这里的贫困户看到了希望,而在许家湖镇快堡村的榛子园里,一株株小榛苗正在茁壮成长。这片占地600亩的榛子园,是快堡村“股权收益”型扶贫的典型,农民通过土地入股、园内打工、村集体赠股等形式,可以享受到效益分红,增加收入,实现精准脱贫。

站在榛子园旁,快堡村党支部书记、民富榛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军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按照榛子的种植密度,每亩地可种植110株,刚开始结果时,每株榛子可产2斤多,等到五六年盛果期时,则可以产出5斤多榛果,按照目前的市场价,每亩能收入5000多元,这 600亩榛子园就有300多万元的收入。

合作社成立之初,快堡村鼓励农户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,入社农户按照每亩10股折算股份,合作社每年年底按照股份进行效益分红。“为了更加照顾贫困户,我们按照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分类施策,对无劳动力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赠5股,对劳动力少、劳动能力差的贫困户每户赠3股,对有劳动力、劳动能力较强的贫困户每户赠2股,这样总共免费赠出了140股,都是从集体的股权中赠出,贫困户每年年底可以直接参与分红。”刘军江说。

快堡村委会门口展示着贫困户土地入股一览表,刘征江的名字也在其中。今年53岁的刘征江患有血液病,现在每天光吃药就得花去70多块钱,之前看病还欠下8万多的外债。身体不好也不能出去打工,只靠种点地,一年到头挣个千把块钱。“现在好了,家里的一亩三分多地入股了合作社,三年后就能参加分红,村里还免费分给我两股干股。另外,还让我来清扫道路,每天能挣到40块钱,总算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了。”刘征江告诉记者。

产业脱贫风生水起,旅游脱贫也红红火火。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是红嫂故里,开展红色旅游扶贫得天独厚。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,桃棵子村按照沂蒙山区传统建筑风格,将村里65处农家小院进行升级改造,建起吃住玩一体的农家乐,去年接待游客累计超过 10万人,村党支部书记张在召说:“自己能干农家乐的,就采取奖补的方式动员他去做;自己做不了尤其年龄大的,就采取入股的方式,成立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,合作社经营的利润全部用于精准脱贫户。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,今年肯定能翻番。”

2016年4月1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》。沂水县也将光伏脱贫作为全县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之一,制定了任务目标:投入10.58亿元规划建设50756个3KW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92个30KW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。

在沂城街道东山村,记者看到全村310农民家的房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,共10700平方米,其中涉及贫困户119户,投入运营后,年可发电240万度,实现收入220万元,贫困户前15年每年可得到1000元的稳定收益。今年70岁的付善书给我们算了他的脱贫账:土地流转费1400元,养老金 1020元,屋顶租赁费1000元,政府补贴“孝心基金”1440元,年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3372元的贫困线标准。

此外,沂水县还实施了金融脱贫、电商脱贫、易地搬迁脱贫、教育脱贫、企业帮扶脱贫、志愿结对脱贫等17项脱贫工作,动员全县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,真正做到了村村有脱贫方案,户户有脱贫办法。

采访发现,在逐村逐户制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,沂水县还创新提出“四帮五跟”工作法。“四帮”是:联户干部结对帮脱贫,第一书记驻村帮脱贫,“千家志愿家庭帮户”帮脱贫,“百企包百村”帮脱贫,将干部、贫困家庭、非贫困家庭和市场联系起来,作为利益共同体,整合技术、市场、人才等优势,向贫困打出组合拳。“五跟”是:资金跟着穷人走,穷人跟着能人走,能人跟着项目走,项目跟着扶贫菜单走,扶贫菜单跟着市场走。真正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,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,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。

党员带头,干部争先,党建脱贫,不达目标不松劲

在这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役中,沂水县各级党组织把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与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紧密结合起来,在全县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活动。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,督促落实县里安排的脱贫攻坚任务;百名第一书记包村,实现贫困村全覆盖,并给每个第一书记安排30万元左右的产业扶贫资金;万名机关干部包户,实现县乡机关干部对贫困群众联系全覆盖,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干部联系帮扶。县委书记刘贤军说:“精准脱贫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是今年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,也是开展‘两学一做’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、实践平台和检验标准。”他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要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做政治上的“明白人”、脱贫致富的“领头人”、造福群众的“贴心人”、村级班子的“带头人”,在抓党建促脱贫中锤炼党性,做合格的共产党员。

站在记者面前的解志国肤色黝黑,已和当地农民没什么两样,他是从省广播电视大学来院东头镇土城庄村挂职的第一书记,谈起当第一书记的感受,解志国坦言:“来之前真没想到压力会这么大!”

刚来的时候,村民们觉得这是省里来的干部,交往之间显得很紧张局促。解志国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分子,通过走家串户,和村民们逐渐熟识起来。村里有个青年心脏不好,他帮助联系了济南的医院,并陪他去看病;村里的老人喜欢跳广场舞,他和村两委商量在村里修了文化广场,又利用自己广播电视大学的便利,为村里采购了音响、照明设备,还请了老师来领舞,土城庄的村民可高兴了。就这样,解志国逐渐赢得大家的信任。引进产业、建冬暖大棚、挖山体姜窖、修路,村民们出人出力,工作一下子就开展起来了。

院东头镇四门洞村第一书记潘永才不善言辞,一个双肩背包从不离身,包里装着水、雨伞、方便面、报纸和文件。四门洞村就坐落在当地有名的4A级风景区萤火虫水洞景区内,景区完全由旅游开发公司运营,每年有近120万的利润,四门洞村却没沾到一点光,只能靠种点生姜和花生,一亩地一年也就不到500块钱的收入,房子都破得没法看。潘永才来了以后,整合了所有涉农资金,围绕旅游产业开始规划村庄建设。村庄改造过程中,村干部连个办公地点都没有,潘永才就背着包在村里“移动办公”,村两委夏天开会在大树下,冬天开会在街上。经过大半年时间,破旧不堪的四门洞村焕然一新。如今再看这里,青石墙,红瓦房,石板路,一派农家好风光。加上自来水、电、通信网络也接好了,村里又成立了月亮湾旅游合作社,统一运作村里的旅游资源,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。村民们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总背着背包的第一书记。

脱贫攻坚战正酣。对于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来说,农民一日不脱贫,一户农民不脱贫,他们便会集中精力,聚精会神,不达目标不松劲。

挂机封神录满v破解

绝世武林满v版

萌宠贪吃蛇安卓版

战魔无限金币版